牢记使命担当 不断开创服务企业发展新局面——吉林省白山市司法局“123”工程活动经验材料
时间:2020-06-16 11:35:00 来源: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2017年以来,吉林省白山市司法局积极“落实‘三抓’部署 服务企业发展‘123’工程”活动的部署要求,通过精准整合法律服务职能,开展“守护白山松水、法律服务在行动”和“走进千家商会、服务万户企业”两项活动,为全市企业发展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切实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专项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并得到了白山市委市政府认可与肯定,原市委书记张志军同志对白山市司法局“123”工程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批示,提出了表扬。
一、“精准+调研谋划”,画准服务企业“坐标点”
白山市司法局着眼服务大局,立足实际,提出了统一思想,统筹谋划,全员参与,积极发挥白山在“守护白山松水、法律服务在行动”活动中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地域优势,牢记使命担当,精准谋划,着实推进活动开展。市局“123”工程指挥部采取专题调研、区域调研和县(市、区)司法局“123”工程指挥部逐一谋划、研究、推进的方式方法,设计提出了以建设美丽家园、服务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中心,紧紧围绕“三江一山”为主线(鸭绿江、松花江、浑江和长白山),以一县一品为突破,持续发力,进一步推进“落实‘三抓’部署服务企业发展‘123’工程”活动。围绕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查整改意见和落实吉林省环境保护督查整改意见,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中心,组建环境保护法律服务团队,主动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主动对接涉环保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围绕鸭绿江、松花江、浑江和长白山的“三江一山”,突出区域特色,推出一县一品。抚松县司法局以“长白山、松花江”环境保护为主题;长白县司法局以“长白山南坡”、鸭绿江环境保护以及打击毁林种参为主题;临江市司法局以鸭绿江生态环境保护落实“河长制”为主题;江源区司法局以“水源地保护”和“松花石特色产业”为主题;靖宇县司法局以“服务稳定、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推进“白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抗联红色基地等项目建设为主题;浑江区司法局以“一江十河”改造为主题;围绕这些主题我们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法律宣传活动。活动中,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充分了解企业法律困难和问题,倾听企业法律意见。2018年新对接涉环保、生态、水务、新能源等企业410家,两年来对接企业总数达到了1046家。做到对走访调研所发现的企业法律问题立即“上号”,发挥了“法律服务专家组”“生态环境保护公益法律服务团队”的作用,对走访企业及时开展了“法律体检”,出具报告书。同时,在“企业风险防控微信群”和“123工程活动企业服务QQ群”适时发布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风险点及典型案例,推动“法律体检”常态化。截至目前,全市“应急服务热线”、“服务发展绿色通道”两条快速通道累计接听热线电话1862个,解答法律咨询2739件,出具体检报告410份。
二、“精准+服务平台”,绘好服务企业“导航图”
白山市司法局全力倡导“倾心、耐心、细心和菜单式、团队式、点对点式”的“三心三式”服务企业发展理念,在市法律援助中心和市浑江公证处设立服务企业“绿色通道”,在推进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中,设立服务企业“绿色通道”。同时,在法律服务助企平台中,拓展企业“靶向”服务需求,积极营造全市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环境。在民营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和10亿元以上大项目企业采取分类服务的方式,整合律师、法律援助、公证、人民调解等服务资源开展“靶向”服务。我们对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长白山鲁能度假区、农夫山泉、泉阳泉、康师傅、施慧达药业等一批体量大、有影响的企业开辟了专门的绿色服务通道,将全市20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个亿元以上大项目、114个骨干民营企业及19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列为重点服务对象,做到精准服务。以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霞幕尼运动员公寓拆除为代表,认真落实了中央环保督察组在督查反馈的涉及长白山生态保护方面的别墅违建问题,办理证据保全等公证146件,为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设服务企业绿色通道630个,向“三个平台”转办涉企法律服务事项714件,为企业融资2.1亿元,为七家僵尸企业进行破产清算,单个诉讼案件为某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8亿元。通过“绿色通道”,及时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涉企法律服务事项办理时间压缩50%以上,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三、“精准+调解宣传”,铺筑企业发展“高质路”
白山市司法局积极发挥法治宣传的职能作用和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精准发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推进法治宣传惠企平台建设。指导行业部门认真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通过制作法律宣传活动“菜单”、定期到企业巡回宣讲等形式,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能力和企业员工依法维权意识。截至目前,开展“法治惠企”普法讲座49次,法治宣传289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册。
二是进一步推进预防调解纠纷稳企平台建设。通过主动与工商联联系,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积极开展“走进千家商会、服务万户企业”活动,加大在商会设立涉企纠纷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工作力度,拓展民商事人民调解范围,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资源,组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进驻各级商会,目前我市在商会建立民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10家,覆盖全市1813家企业;人民调解员75人,其中,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人员35人,保证人民调解的专业化、法制化。全面了解掌握较活跃的商会和发挥作用明显的商会数量、所属会员企业数量、主要矛盾纠纷的类型等,分析研判后按照计划高质量开展服务。同时,在充分发挥民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职能优势的过程中,联合65个司法所每月组织开展商会企业之间、企业内部、企业和其他组织个人之间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通过攻坚排查结合,对企业矛盾纠纷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预防、调处。今年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222次,解答法律咨询76人次,调解案件18件,维护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来源:吉林省河务局)
责任编辑:吉林省水利信息中心[打 印][关闭窗口]